高速公路封闭、地铁低速运行、航班延误取消……持续的雾霾天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健康也令人堪忧,:
近日,京津冀等地区再次遭遇“雾霾围城”。受不利天气形势影响,全国也有超过60%的被监测城市出现空气污染。持续的“跨年”雾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客观地说,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各级政府不断加大空气治理力度,全国PM2.5平均浓度也在逐年降低。但冬季雾霾频发,还是让人感到有些落差。据专家分析,主因还是污染排放大,不利气象条件也是重要的配合因素。无论是逃离“十面霾伏”,还是编段子、发照片调侃雾霾,公众对当前空气质量的焦虑和不满,也说明治霾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人努力,天帮忙”,曾让北京迎来“APEC蓝”。在天不帮忙时,人就要更加努力。
近日,西部城市甘肃兰州的治霾经验,引来关注。2011年的兰州还是“十大污染城市”。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坚决实施关停、搬迁、改造、管控;城市供暖进行“煤改气”全面改造,全市推广“无烟煤”,机动车平日实施尾号限行,冬至前后及大气污染红色预警时实行单双号限行…… 这几年, 见证了兰州与雾霾的斗争过程。2015年底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兰州因为治污得力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2016年 ,兰州已稳定退出“十大污染城市”序列,每年空气优良天数接近300天。
虽然“兰州蓝”还只是“浅蓝”,要继续蓝下去仍然任重道远,但回顾其治霾史,也说明一个问题:在驱散雾霾中,人的努力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没有与雾霾“死磕到底”的精神,很难让蓝天白云常驻。不过,事非亲历不知难。优良的环境、洁净的空气是“刚需”,经济发展、民生保障也是“刚需”,两者能否得兼、如何得兼?由此不难理解,被当地居民称道的“兰州蓝”背后,为什么还会有鲜为人知的“兰州难”。
很多问题,在不少地方看来,似乎难有两全之策。比如,污染企业停工,工人饭碗谁来保障?GDP下降,靠什么带动发展?紧随重拳治污而来的基础建设减速、就业岗位减少,让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不得不面对的迫切任务;暖气够不够热,私家车能不能限,也都必然会引发广泛争议……
不可否认,这些由治霾衍生而来的问题,的确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纠结与胶着。但一个基本的共识是,治霾这一关我们早晚得过,而且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治理雾霾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系统工程,不能只看到眼前、只会算小账。,对于生态保护,“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除了在末端治理上使劲,减少污染还需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迭代更新上下更大功夫。这绝非一朝一夕的努力可以达成,而是需要年年岁岁的持续发力。只有将雾霾问题,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考量,放在人民健康权、发展权的大方向中理解,才有可能找到破解这道“综合题”的线索。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诚然,每个城市的地理情况、气候条件、经济结构均不相同,雾霾的治理路径也不可能照搬同一模式,但真抓实干、敢于啃硬骨头的执着劲儿,却是赶走雾霾的必备“法宝”。不让“雾霾围城”愈演愈烈,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落地有声的真招实策。
无论是创业阶段还是已经有所盈利的企业,在未来发展的路上都不要忘了自己的初衷!
人人创孵化平台致力于为早期及天使阶段的互联网项目提供深度孵化,以及各种配套服务、投融资,更加注重团队之间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也用曾经创业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初创企业快速成长。
- END -
勿忘初心 方得始终
人人创孵化平台 梦想从这里开始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
绿地乐和城3号楼25层
电话:029-81338333
邮箱:renrenchuang@qq.com
友情链接